盐城师范学院学报
    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盐城地区管乐艺术教育发展研究

一、盐城地区管乐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

(一)管乐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认识不够。盐城地处江苏中部偏北地区,经济相比苏南城市相对落后。经济的落后使得人们思想上对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非常高,从家长到学校再到孩子,普遍认为学习艺术没有出路。有些家长和孩子认为管乐器太贵,花费太大;有的家长认为吹鼓手不雅观,也有家长认为吹管乐器伤身体,在管乐学习认知浅薄使得管乐学习得不到普及。

(二)专业师资不足。中小学在职教师基本是传统音乐学专业毕业生,管乐专业老师以及具有乐队组织能力的教师少之又少。大部分音乐老师觉得管乐吹奏太难,从而以“专业人士”的角度,为孩子灌输了管乐难的思想。使得学习管乐的孩子“望而却步”。

(三)管乐老师教学理念落后。现有的管乐器管乐器教学理念落后,缺乏系统科学的管乐教学理念,然而管乐教育已经发展为一个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学科。是结合了生理学,音响学,教育学,心理学,运动学的综合学科。从呼吸方法的演进到声学观念的变化,都需要有专业的知识才能解决。脱离实际,简单粗放的教学是管乐发展的障碍。

(四)管乐器闲置与财力不够并存。经走访调查发现,有的学校配备了基本的管乐器,但乐器管理混乱,入库后无人进行日常保养,造成严重资源浪费。而有管乐队的学校和个人,却因为财力不够,而无力添加乐器设备或购置更高品质的乐器,阻碍学校管乐水平的提高。

(五)缺少适合中小学管乐教育的教材和曲目。国内的管乐教材容易误入单纯的技能训练,而忽略了管乐学习中兴趣的维持,无形中把管乐学习和管乐合奏变成了很难的事。加上国内对知识产权意识的淡薄,也使得国外优秀教材不愿意销售到国内,而仅靠一些私人渠道获取些零星的教材,使得国内管乐教材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。

二、盐城地区管乐艺术教育策略与建议

(一)更新观念提高音乐审美素质

1.教育主管部门,学校领导,要充分认识学校管乐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,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。学习和接受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。研讨有利于素质教育发展的政策,发挥政策引导作用。积极开展各类展演活动。鼓励各学校创新开展特色班。邀请先进中小学生管乐团进行访问交流。激发学生对管乐器的学习兴趣,创造感受管乐艺术美的机会。

2.提高家长、孩子对学习管乐器的认识。在校老师更应宣传管乐学习的优点,为学生们分享学习管乐的好处。让孩子们知道管乐学习并不是想象中很难的事,而参加管乐队是无比快乐的事。

3.调整中小学音乐课教学内容,贯彻新课标中关于音乐体验的教学理念,增加管乐欣赏课,简易管乐器进课堂等活动。使得管乐艺术教育渗透到中小学生的每个角落。

(二)内外同步解决师资

1.培训在职音乐教师。由教育主管部门发起,定期为在职教师进行管乐教育培训班、大师班,对在职教师进行管乐训练,乐队指挥等知识培训。解决管乐教育中遇到的问题。鼓舞在职教师组织管乐队的热情。

2.艺术专业高校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。形成学校管乐教育的储备。改变“唯技术论”的办学理念,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全能型教师的培养,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,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管乐队的相关课程。

(三)乐谱资料要尽量满足学生管乐教育需要

1.教师创编,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知识,依据学生管乐学习的实际情况,创编练习曲。例如同音的节奏型练习,用一个音符,做四分音符、八分音符等的练习,避免学习的枯燥又提高了演奏技能。让学生们在体验乐队合奏乐趣的同时获得表现音乐技能的提高。也可以对熟悉的歌曲进行改编,简化,使得学生们保持学习管乐的兴趣。

2.建立规范的管乐教育教研室,争取乐谱购置经费。教育部门在教材征订方面,尽量满足教师对管乐教材的需求,购买国外优秀正版教材以及合奏曲目,并成立管乐教研阅览室,进行资料管理。

(四)教育部门政策与配合机制

1.教育主管部门政策引领。2017年4月福建省教育厅以《我省将建成100个学生乐团》为目标发布乐团建设政策,值得各省市教育主观部门借鉴。教育部门还应加强管乐教育和招考信息获取,收集各方面管乐咨询,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各级学校。协同地方管乐学会举办管乐艺术展演,推动管乐普及。